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二节 与傅家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、虎头山与傅家

    虎头山是一座浅山,位于秦岭山北麓,属终南山西段,临关中平原,长二十余里,状如猛虎,尤其有气势地从山峦中奔冲出来。然而却一头重重地栽在了地上,深深地陷进了地窝里,就使其身子斜斜地躺在了平原的边上。又似乎格外地有一股神力,还将其翻转过来,再深按下去,于是显得很憋屈,就也越发窝囊得难受。

    传,它也是位大神,先变幻成猛将,与李世民决战,败,活捉被杀;又幻化为猛虎,因此藏匿于山中,伺机报仇。当时,李世民初定天下,又哄骗天下,于是拜老子为远祖,封楼观台为他的家冢,每年必去祭拜,因此机会来了。某一天,李世民正途径此地,猛虎就冲击出来,霎时间将他按倒,立时间张开大口。“哎呀不好。”李世民惊恐地大叫,若是虎口再下来,他也就没命了。但是,他却命不该绝。恰其时,观音就在头,正路径此处,于是一掌劈下来,将猛虎打翻,还固化在那里,因此形成虎头山。可是,虎的元神仍在,竟然灵魂出窍,于是夜夜跑出来,就使虎头山忽忽悠悠,很不稳固。因此,观音再将座莲抛下来,垫其身后,以监视猛虎,于是形成观音山。观音山下走神鞭,鞭锋直指虎头山,刀劈斧削,此为将军崖。然而,虎的冤屈太重,故戾气依旧未减,因此老冲泄,仅凭鼻孔的气浪,竟能将山体分开,于是形成一道裂口,这就是虎峪。消息传开,李世民震惊,因此病了。于是,他下令:一命秦琼与敬德替自己把门,二令亲生女儿三公主出家去当尼姑,就住于虎的对面,欲平复虎的怒气,借以赎罪,因此有香川寺了。这就是,直到唐朝,虎头山一带也还都没有人。

    五代末,赵匡胤初成事,急需用人,于是利用柴郡主,去网络人心,就昭告天下:论哪家功大?将来即可许配予柴郡主。因此,诸侯奋勇,替他勇夺江山,实际想争柴郡主,梦寐于国色天香。多年后,江山定了,赵匡胤成了宋王,于是人夺柴郡主,因此论功劳。经评比,傅杨两家最大,傅家还更胜一筹。然而,傅家为文臣,杨家乃武将,于是宋王怕杨家,也来一回黄袍加身。因此,宋王暗找八王爷,从幕后操纵。于是害马,害傅家的马。也因此,比武中,傅家儿郎才败了,让杨家捡到了驸马,先稳住杨家。但是,宋王依旧怕杨家,于是借酒后向辽人故意一诺,才使杨家将都要上金沙滩赴宴,就使他们死差不多快要干净了,这是后话。再傅家,后人也打抱不平,因此编一出古戏,叫做《杨傅争亲》,实际应为傅杨争亲,这还是后话。

    又争亲的当时。本来,傅家争亲不到也就完了,算了。但是,奸佞人当场就来挖苦,讽刺,嘲弄傅家,围着傅家大闹秧歌。他们很快闻出味来,于是想:傅家的失利就意味着傅家的失势,傅家的失势还是宋王爷有意为之。因此,他们要趁机演绎成王败寇,借以打击傅家的势力,动摇傅家的根基,梦想再能扳倒他,就能取代他。只可惜,这一切,傅家儿郎都看不出来,却一味地羞愧,懊恼,都无地自容了。然而,奸佞人还不罢手,于是命人把持路口,堵着不让傅家人回去,故意惹恼。反过来,再去找杨家,大肆热闹,吹吹打打,还欢喜得放炮。傅家儿郎羞恼道:“如何如此糟蹋人。”却口吐鲜血,当即落马,摔地而亡了。可怜哪,一位少年而轻狂的将军,没有战死于沙场,竟然如此殒命,怎能令人不心痛?还要加痛,宋王也不顾而弃,欢欢喜喜,急于引退,越让人情何以堪哪?因此,傅家主人向天拷问:“狡兔死而走狗烹,狩猎尽而良弓藏?”于是悲号,热泪滚滚,却连心底都凉透了。傅家人齐都悲号,泪雨纷纷,心底泣血,却也只能恓恓惶惶,收敛儿郎,再艰难地返回。第二天,傅家主人上殿,悲愤请辞,要告老还乡。但是,宋王竟然假惺惺,问道:“不可?卿乃重臣。”傅家主人泣血道:“臣老矣,一心归隐。”宋王就用异样的眼光望着杨家。那杨家,如何懂?还兴奋,正喜悦着呢。然而,也看在同僚的面,因此挽留。傅家主人道:“执意已决。”宋王就马上恩准,却又要杨家相送。傅家主人还谢绝,于是下殿,辞宫去了。

    才进家,傅家主人紧下令:“急收拾,忙离京,远离朝廷。”但是也花了三天,三天后起程,因此西行。一路上,众人号哭悲怨,后悔问鼎王与侯,才哭得天昏地暗,于是成悲悲催催,挥泪前行。行进中,傅家主人还暗令,遍访福地,安葬儿郎,也想找到好归宿。可是,却始终没有找到,因此别中原,入潼关,时间就过三个月了。再离潼关,进关中,还踏平原,又成了走走停停,均不满意,哪里才是福地呢?也还花三个月,于是已过半年了。忽然,天降大雨,暴雨三天,只能停,行不动,也累了。终于,天放晴,云开雾散,恰是雨后初霁。可是,道路泥泞,还得等,因此休息。然而众人走出来,想散心,就眼望南山。好啊,齐震惊了,也折服了,傅家主人先感叹:“壮哉,斯美景。”但见:山势壮如虎,一对浑圆的美乳,被翻转过来,尤其一只高高耸起,还正在激射,划天而过,成一道明丽的光线,似乳汁?又洒洒落下,后注入黑葱葱的土地的正中央。那美乳,尤显华贵,又傲然挺立于妍丽的彩虹里。彩虹内外,是如洗的山林,山崖也如洗。众人惊呆了,震撼了,也震慑了。如此秀美,让灵魂坦然,心灵纯洁,如沐浴着光辉的雨露,使人舒心,因此宁静。感谢呀,这还是不幸以来的头一次,能如此轻松,惬意,于是人们齐流泪了。因此,请问当地的人,才知道,此处为虎头山。傅家主人当即决定:“不走了,就此安葬儿郎,并在此开枝散叶。”半年以后,那位率性而亡的傅家儿郎,就托身于乳汁洒下的地方,于是诞生出一副大坟,长一里,宽一里,周长三许里,高数十丈,为方圆最大的构造。同时,傅家众人也住下,定居傅家大坟以北,水寨以南,东临王过村,西濒虎浴河。在如此广大的地方,也还是为了傅家的儿郎,能左右出门,都遇见自家的人。两年以后,傅家主人也过世了,为抑郁而亡。然而,已建不起大坟,傅家人太多,已吃空了。但是,傅家主人有遗言:“再莫为官。”因此成祖训。也就是,都到宋朝,虎头山上还没有人。

    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,已不知过去多少代,以至于傅家人多到都互不认识,因此也少来往,但是还有来往。因为有傅家宗谱,傅家宗祠,和傅家大坟,于是能凝聚。宗祠里规定:每年行公祭,年底唱大戏,为的是彼此见面,防生分了。然而,却是要集资,因此分摊派。可是,谁家还有钱呢?都坚守祖训。朝里无人来做官,于是也没有外水。因此,人感到负担,也就有意见。哪咋办?于是缩减,就大戏先不唱了,再公祭也不公祭了。还缩减,就使宗祠也难,像散伙,然而绝不能散伙。宗祠里有宗谱,宗谱必须有人管,关系每一个人,死后要将名字留在宗谱之上。于是形成最少的摊派,但是却又引发出事情来了。

    在当时,傅家的人太多,竟至于相容不下。因此,有人向外去谋生,先出近处,每年都回来,为寻根。然而,却寻不见根,一不公祭,二无热闹,三没去处,本家又不认识。于是,这些人开始走远,越走越远,竟到了天南地北。但是,却回不来了,路太远,因此不回,终生只能回一次,要在宗谱留名字。可是,却成外乡人,于是本地人欺负,想让弥补,就是要东西。不过,外乡人也各不同,有人富,有人穷,但本地人不管,一律都是要东西。东西多,受欢迎,也能方便留名字;东西少,遭白眼,最终还是留名字;没东西,就没人理,不光名字留不成,还哭着回去,也留下到死的遗憾。而且,时间越长,太穷的人也越多,于是共同想办法,才推举最成功之人,让倡议:恢复公祭,还唱大戏,整修宗祠,兼修傅家大坟,都由他们来集资;但是有要求,扩大他们的名声,又要方便留名字。主事之人先冷笑,然而也想到:能激发本地之人,因此同意了。于是,外地人马上集资,并积极修葺。主事之人趁机道:“本地人,反落后,岂不成没脸的了?”本地人只好积极,但制度却重复到以前。

    但是,指无一般长,人无一般齐,本地人先受不了了,因此抗拒,撤换主事之人,让制度又恢复至先前,外乡人大加赞赏。然而,却冷冷清清,也还缺乏管事。于是,两地人同时商量,采纳新办法,将二者结合,让人受得起,也才都满意了。可谁知,还出事情,依然为外乡人。有人日子过烂了,很烂,一次都回不起。但是也想了心愿,因此积极找主意。他千辛万苦,就地四处寻本家,一旦找到了,赶紧扑上去,见面先哭,接着倾诉:“没本事,回不去了,死不瞑目呀。”本家就心酸,然后安慰他,再询问:“想要何帮助?”他才道:“求代签名字,再捎一撮土回来,好死后相伴,人不能回,魂也能找见家了。”完大哭,呼天抢地,本家就戚戚然,于是答应,他竟要求保证。几天后,他还来,多次来,直到本家发誓,他才千恩万谢,解脱似地离开了。为此,本家返乡,先替他办事,但也带回他的话,他的故事,边哭边诉。家乡人全都哭了,呜咽道:“不易呀,咱的人。”因此保证:“凡返乡,一律视为上宾,有求必应,也使在外的人明白,虎头山,才是真实的家。”这件事,迅速流传,而成为美谈,但也是一桩凄美的故事。

    凄美之后的三年,出大事了,出得惊天动地,把所有人的生活全扰乱了。那是一个分外的寒冬,大雪纷飞整一月,道路阻塞,临年关雪才停。于是,当地人想:今年,该不会来人了吧?因此也少备东西,打算过一个清清静静的年。然而,大年三十,都晚上了,灯已经亮了,却呼啦啦来了好多的人,全背着背篓,齐装满年货,是祭祖。当地人羞愧道:“咋能想到嘛?如此厚雪。”外乡人笑道:“就知道家中人想不到,才精心准备,都背来了。”于是,双方客气,马上备饭,外乡人也隆重上香。上完香,吃罢饭,当地人还夸赞:“难能可贵呀,啥好?”外乡人感动得流泪,因此请求值夜。主事之人道:“辛苦了,先休息。”外乡人还恳请,太积极。主事之人因此起疑,就岔开话题:“你们不懂。”外乡人齐口道:“有何不懂?一要灯火通明,预示家族兴旺。二要添油上香,并向祖宗汇报。三要注意防火,确保康泰。这叫三要,谁敢大意?”外乡人全答对了,于是再坚持。周围人都感动,主事之人还迟疑。外乡人就道:“就算累,也甘愿,尽孝乃最功德之事。”主事之人终于同意了,但也多一个心眼,留下三个当地人,帮忙看守,因此离开。但是,他一走,三人马上成睡,要占便宜,于是成三个棒槌。头一遍睡醒,仅半夜,棒槌们查看,一切都还在。第二遍醒来,遭人打,后来之人大叫:“天塌了,外乡人全跑了,宗谱都不见了。”棒槌们大骇,滚下炕,惊呼,尖叫,竟又起不来。后来之人踢脚大骂:“快呀,追呀,忙汇报呀?”因此追出去,漫天寻找。

    “天塌了,宗谱被偷了。”汇报之人没命地喊,连滚带爬,却不停地跌倒。刹那间,人都知道了,整村的人,齐追出来。傅家人,都炸了锅,如疯如癫,急捅积雪,掏树洞,忙翻柴窝,再追出去,既恨也骂。主事之人吓瘫了,惊恐卧于地,抱于雪,哭笑着叫:“快呀,撵呀。”人们遍地撒开来,但哪里能找?恨不能上天,入地,却失了方向,就茫然了。因此,着急之人问冷静之人:“向哪个方向?”回答却成七嘴八舌。于是,还乱问:“往哪儿跑?”冷静之人也难为了,就道:“脚印都踩乱了。”又忙解释,“既为纯心来偷,就哪个方向也不对。”因此干着急。着急之人大怒,忙大喊:“那也得追呀,比天都大的事情。”于是成乱追,越乱跑,四面八方撒开来,四面八方都有人,只管向前。向前跑,也查看,还打探,惊慌耗时一个月,两个月,都三个月了,也始终没有消息。但是,傅家人发誓:“就算追到天边,也绝不放弃。”因此,人分两拨,大部分人追击,部分人思索拿主意。可是,拿主意的人却乱发脾气,叫骂:“早干啥,咋不趁早防备?”主事之人心虚道:“防了,谁知都是棒槌?”周围人震怒,指责道:“是你虑事不周密,谁是棒槌?”主事之人忙谢罪,哭笑:“对对对,我才是棒槌。”终于有冷静之人,话:“抱怨管啥用?要分析。”才有人道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