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一百六十八章 石碑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恐的看着我,“郎老板,没想到,你竟然,竟然如此神通。”

    “一切都是按照推理,谁也不知道到底是真是假,我们只能边走边看。”

    两人的脚步飞快,行走在山野之间,终于到了赵长山的家中,迫不及待去了那座庙。

    这庙在山顶,山顶是平坦的,不是你想象的那种尖包。这从赵长山的村子上到山上的庙里去,着实费一身劲,我小伙子都大汗淋漓,别说这老头。

    半山腰的土坡上出现一个土堂,这是土地爷的堂位,里面没有神像,只有一幅土地的贴画,燃尽的香火在里面的一口碗里,“咦,这里怎么会有快石碑。”

    在土地爷堂的侧边,石碑被淹没了一半,斜着身子露出半截脑袋,年代的久远,石碑成了青白色。

    赵长山说这石碑从自己小时候记事开始就在村子里,先前是在庙里头,文化大革命那会儿被抄四旧的红卫兵挖了,然后就扔在这里,时间一长就埋进土里。

    当年这石碑有个底座,底座就是一只巨型三脚蟾蜍,背了这块石碑。红卫兵上来先是把蟾蜍的脑袋砸掉,然后把石碑拉倒,底座被砸的粉碎,现在已经看不到。

    他们把石碑抬着从土坡滚了下来,就滚到现在看见的位置,土地爷堂石碑停住了,砸了一个坑,斜着插在这里。

    红卫兵拿着锄头棒槌还是不肯罢休,就在此时忽然山下火光四起,通红一片,以为是村里着了大火,可当这几个红卫兵回家时,却一切正常,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。

    那会儿的赵长山就是大队支书,他对此事最明了不过。

    上来砸石碑的红卫兵本来有五个,其中一个就是赵长山的儿子,赵长山这辈子最明智的举动就是拦住了儿子没去碰这个千古大忌讳,走到半道上以肚子疼的缘由没有参与,剩下的那四个大头霹雳啪啦乱砸一通。

    回到村子,四个红卫兵下午吃晚饭的时候还坐在一起说自己的丰功伟绩,忽然有一个觉得自己背上痒痒,就让另一个帮忙挠,结果另一个也说背上痒痒又让另一个挠,就这样四个人都开始痒痒。

    还没怎么注意,可晚上睡着睡着,越来越痒越来越痒。那会儿又没有电,晚上点着的是煤油灯,也看不见自己的背怎么了,不停的挠,使劲的挠,拼命的挠,第二天起来时,一看床单一层黄色的结痂。

    让家里人一看,直接炸开了锅。这脊背就如同蛤蟆的背一样,布满黄色的水泡,用水一挖,一层皮全都揭下来。

    虽然文化大革命,要破四旧,破迷信等等,可农村人还是信这个,毕竟这个流传了几千年,也不是你一场运动可以颠覆,直到现在也没有颠覆,越有钱的人越迷信。

    迷信没有错,可是我们要科学的迷信,不能迷信的迷信。

    家里人想去庙上烧烧香,求求这庙里供奉的神仙,让他大人不记小人过放过这可怜的孩子吧,但是庙已经被砸了,更可况谁现在还敢求神拜佛啊,活的不耐烦了,给你再扣上一顶封建主,义复辟的帽子,批斗会儿上的折磨不是谁都能受得了。

    那就求医吧,还没等拉去医院,在路上就咽了气。死状极其恐怖,瞳孔瞪大,四肢蜷缩朝天,舌头拉的长长的活像一直死去的蛤蟆。

    先后四个人,有的死在路上,有的死在医院,可是死状皆是一样,仿佛看到了什么恐怖的东西活生生吓死。

    打那以后,村民偷偷的把庙给建起来,把供奉的神仙又供起来,以便息事宁人。

    而这块石碑没有人敢碰,放在这里已经几十年,因为上山看见这石碑忌讳,就在这里修了一个土地爷堂,把石碑挡一挡。

    每次黄土积累要把石碑淹没的时候,总会一场大雨从山上冲下来山水把半个身子吹出来。

    听赵长山说的差不多了,我们歇息的也差不多了。

    “我看看这石碑。”

    “郎老板,小心啊,这石碑多少年都没人敢碰过。”

    “没事,我看看。”仔细的刷了刷石碑,又是那种符号,这种神奇的符号已经出现过很多次,这应该是一种文字。

    在石碑上,浅浅的能看见蟾蜍的图腾,依旧是三脚蟾蜍,这三角蟾蜍肯定与这里有着莫大的关系。

    赵长山提醒道,“我们快上庙里去吧,等会天要黑了。”

    “行。”

    三步并作两步走,一鼓作气上去庙。

    庙宇的建筑风格很别样,我还以为是很普通的农村用木头顶个梁,用泥土打成块垒成的,没想到却有一股古韵。

    庙只有一间房,旁边有个土窑,土窑里面有灶台,赵长山说这是庙会的时候大家在一起吃百家饭。庙的前院很大,院子中心有一口巨大的香炉,香炉是用石头剔成的,赵长山说,这香炉可比他的年龄要大,这也算是一件古物了。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