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九十二章 一别汴梁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鲍太平是七品协律郎,在京城之中属于不入流的小官,自周邦彦走后向来为人低调,低调得连供职大晟府的都很少去,潜心修习武功,连道君皇帝也早已经将他忘在脑后。

    可能延福宫酒宴上,鲍太平那一首《精忠报国》,并没有真正的打动道君皇帝,又或者道君皇帝沉迷于酒色之中,早忘记慷慨激昂的歌词,更忘记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宏图装置。

    当时,蔡京试图打压正当红的周邦彦,因鲍太平署名的《太平歌词》唱本中,收录一首“卖”给周邦彦的《雁丘词》,蔡京和梁师成窜通一次,试图做周邦彦剽窃的文章,打压正当红的周邦彦,鲍太平处在争宠的夹缝中,因而侥幸做了官。

    按照官场的习俗,被举荐之人要给举荐人送上厚礼,再不济也要拜在门下,作为一党,然而鲍太平心存叛逆,还有一条亡命江湖的畅快路可走,无论是蔡京还是梁师成,鲍太平从来都没有拜访过,毕竟是斗争中夹缝中的产物,恐怕连梁师成和蔡京也忘记了,自己还曾经提携过一个叫鲍太平的人。

    大金国已经兴起于华夏的西北,大辽国疲于应付,损兵失地江河日下,自然少不请南宋这个兄弟之邦帮忙,不停的派使节向大宋请赠岁币,以供应抗金的军资,而其中的因由,必然避而不谈。

    大宋作为大辽的盟约兄弟之邦,在大辽不断派出使节的情况下,根本不知道金国兴起的存在,而礼节上的回访是礼仪之邦大宋必然做的,童贯便是这次出使辽国的大使。

    大宋不想多给辽国一分的岁币,而出访的使团必然要彰显出大宋繁华富庶天朝上国的模样,故而使团的规模庞大,包含着各色的大宋绝色工匠和人才,更像是后世进行的国事访问。

    不知道哪个上官忽然想起鲍太平这个名字,便将鲍太平列入出访使团之内,要在刺骨的寒风中远赴北国,一路上不知道要吃多少辛苦。

    鲍太平骨子里是想去北国看看的,可是汴梁城又很多事情要料理,他得逐一处置,马虎不得。

    林娘子被高衙内惦记着,有鲍太平在汴梁,高衙内不敢怎样,鲍太平一旦离开汴梁,高衙内无所顾忌必然苦苦相逼,鲍太平只能先寄下高衙内欠下的一顿好打,在老家德胜坊为林娘子王氏及往教头寻个宅子,躲出汴梁城。

    殿帅府太尉高俅曾经欠鲍太平五百两银子,按照鲍太平的理解,其中的一半是高俅打周邦彦的医药费,另一半是他去殿帅府教禁军唱《精忠报国》应得的酬劳,因为时间太忙,一时无暇索要,这笔钱可以出使回来再要。

    另有一笔钱也是高俅欠下的巨款,那是鲍太平帮高俅教育儿子应得的教学费用,可惜鲍太平习武和很忙,暂时没有腾出时间帮高俅管教高衙内,这笔费用也只能等管教完了再收学费。

    鲍太平想送教师周桐回乡,顺便看看师傅收的关门弟子岳鹏举的模样,可是他无法分身,这件事情有武松代劳,鲍太平也算是放心,前提是,武松不能醉酒。

    此时,鲍太平已经在汴梁城又七家连锁火锅店,并且还有代为经营打理的鲍家正店,他刚刚因为杨志的事情恼了开封府尹,开封府尹正苦心积虑的寻他店面的麻烦,让鲍太平头疼不已。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